新聞動態 NEWS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行業新聞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進入快速發展窗口期 ——請注意競爭優勢將發生這些變化 2021-03-23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1-03-23   瀏覽: 訪問量:0

    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各類涉及民生發展的議題頻上熱搜,引起大家的共鳴。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芬提出,要進一步打造產業用紡織品國際競爭新優勢。她建議,為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一是要提升產業用紡織品在行業分類中的地位,二是要成立全國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三是要成立產業用紡織品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事實上,作為戰略性新材料的組成部分,產業用紡織品已經成為我國工業體系中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彰顯出巨大發展空間。

  產業用紡織品是技術導向的產業,新的發展機遇下,通過技術創新形成的產品性能、質量和成本優勢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關鍵。

  行業保持中高速發展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產業用紡織品體系,并在高性能纖維、特殊成型技術、功能性整理方面積累了較強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受全球防疫物資需求推動,2020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繼續保持中高速發展,生產、銷售、出口以及投資大幅度增長,行業經濟效益明顯改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長54.1%。生產方面,非織造布作為口罩、防護服和消毒濕巾的主要原材料,全年規模以上企業的非織造布產量達到579.1萬噸,同比增長15.8%。經濟效益方面,2020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3198.4億元和365.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6%和203.2%,營業利潤率11.4%,較2019年同期增加6.4個百分點。

  分領域來看,2020年規模以上非織造布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4%和328.1%;醫療衛生、過濾、土工用紡織品所在的其他產業用紡織品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35.4%和175.1%,營業利潤率12.3%。與防疫物資關聯度不高的繩、索、纜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9%,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3%;紡織帶和簾子布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降低11.8%和18.2%;篷、帆布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加5.3%和16.5%。

  國際貿易方面,2020年我國出口非織造布128.9萬噸,同比增長32.2%;尿褲、衛生巾等一次性衛生用品出口22.7億美元,同比增長8.6%。2020年3月~2020年年底,我國累計向全球出口口罩2242億只,其中醫用口罩650億只;出口防護服23.1億件,其中醫用防護服7.73億件。口罩、防護服的全年出口額約635億美元。

  2020年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一年,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這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保障工作中,我國非織造布行業全力做好了紡粘、熔噴、水刺和熱風非織造布的生產供應和質量保障工作,其他產業用紡織品在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安全防護、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和軍民融合等領域的應用更加深入,對于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改善環境質量、保障職業安全、提高工程質量、配套國防軍工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企業訂單充足信心十足

  進入2021年,行業中高速發展態勢持續。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近期開展的春季線上調研結果顯示,今年1~2月,由于防疫物資需求延續,行業整體的運行情況要優于往年同期水平。受訪企業對前2個月經營狀況滿意度較高,一半以上企業經營情況良好,當前訂單量較往年有所增加。超過1/3受訪企業表示有相對穩定、持續的訂單來源,近1/5企業的訂單可以支持3個月以內的生產。

  對于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2021年的發展情況,絕大多數企業表示樂觀。規模以上企業對行業全年的預測更為樂觀。企業的信心還反映在固定資產投資意向上。超過半數的受訪企業表示在2021年有新的投資計劃,計劃的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產能擴張、既有設備的升級改造和新建廠房。有投資計劃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醫療用紡織品和非織造布卷材領域。

  土工建筑、安全防護、結構增強、過濾分離、繩網、造紙和特種紡織品等領域的企業對2021年的經營預期更為樂觀;而醫療衛生用紡織和非織造布企業由于經歷了2020年的高速增長,面對防疫物資需求放緩的局面,對全年的預測表現得更為謹慎。

  此次調研結果也顯示,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相對不高。其中,過濾、交通、土工建筑、造紙用紡織品以及革基布、特種紡織品對海外市場的依存度較低;醫療衛生、安全防護用紡織品以及線帶繩網、襯布等對海外市場依存度相對較高。

  對此,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逐步受到控制,市場對防疫物資的需求將會呈現下降趨勢,非防疫物資的需求將會回升,相關企業要合理調整市場預期,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新產品的開發。當前,已經有一部分熔噴非織造布和口罩生產線退出市場,預計隨著疫情進一步緩解將有更多的該類產能選擇退出。新增紡粘和水刺非織造布產能將在未來兩年內逐步釋放,行業需要不斷拓展新市場和新應用,調整擴充產能的節奏,減少大規模產能增加對行業的沖擊。

  產業結構仍需優化升級

  盡管當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展現出整體良好的發展態勢。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依舊面臨著行業產能增長過快、生產成本持續增加、海外市場拓展困難、部分應用市場需求下降等問題。

  特別是今年以來,產業用紡織品主要生產原材料的價格進入上升通道,超七成受訪企業表示原料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近三成企業表示漲幅超過10%。企業用工成本也延續多年來上漲趨勢。原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的上漲導致企業經營壓力增長,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短期的原料價格大幅度波動會對企業的運營帶來困擾,但長期看,整個產業鏈將共同分擔原料上漲的壓力。企業主要需要努力克服用工成本上升的難題。隨著年輕一代從事制造業意愿的降低,招工難和用工成本高將會是整個制造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國產業用紡織品企業一方面要加強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減少一般用工數量,降低勞動強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幫助其提高職業技能,持續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和待遇,增強企業對勞動者的吸引力。

  盡管面臨著復雜環境和激烈競爭,但從長遠來看,產業用紡織品依舊是全球紡織行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重點。近年來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迅速,行業骨干企業不斷成長,技術創新活躍,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應用不斷涌現,行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綠色供應鏈和節能減排深入推進。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表示,當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和窗口期。機遇與挑戰并存,未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競爭將由低成本優勢轉變為高性價比優勢,由規模體量優勢轉變為創新應用優勢,由廣度拓展優勢轉變為深度主導優勢,由國內制造基地轉變為全球制造網絡。

  產業用紡織品是技術導向的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形成的產品性能、質量和成本優勢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關鍵。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多學科交叉,科技創新是其國際競爭的決定因素,標準、認證是行業拓展全球市場的重要抓手。行業企業要做好后疫情時代應對準備,特別是對于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處于市場需求高位的相關產業用紡織品,更要打好基礎、加強研發、練好內功、積極拓展終端產品用途,穩步消化當前激增的產能,實現產業結構的良好升級。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期間將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邁向世界前列的重要時期,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強化創新載體間協同互促,構筑行業標準化創新生態體系、,強化知識產權創造與協同運用,提升產業科技創新支撐服務能力應是行業未來相當一段時間里需不斷努力的方向。新機遇下,我國產業用紡織品更要做到技術要素配置趨于智能,資源要素配置趨于綠色,創新要素配置趨于融合。

  (來源:中國紡織報)


山东明胜纺织有限公司山东明胜纺织有限公司